唯有情牵
2009-6-30 16:16:47
图书名称:唯有情牵
图书全称:
图书价格: 30.00 元
作  者:钟荐勤
书  号:ISBN 978-7-5014-4467-0
出版时间:2009年6月
编  者:
版  次:1版1次
上架时间:2009-6-30 16:16:47
内容简介:

维和英雄钟荐勤唯一长篇遗作。

钟荐勤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时,在莱卡营地,在装甲车上,在地铺上,写下了这部描写维和警察的真我故事。

本书讲述在缉毒战场上功勋卓著的某公安边防总队接到公安部命令,要求组建维和警察防暴队赴海外参加维和行动。时间跨度从初选组建到出征。小说通过主人公余枫和刚刚大学毕业加入警队的文涛参加维和选拔引发的系列事件,集中描述了当代边防警官在都市感情生活中的际遇与困惑,在经历情感心路历程的波折后依旧保持真我的故事。

作者前言

写作的冲动,由来已久,却迟迟未动笔。纷繁的公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应酬常常阻滞了思维的跃进,末了,还是搁置了写作事态,一笑。也许,是因了我并不是个清净的人吧!归根结底也是俗人一个,又怎能抵过俗世间的纷扰呢?也就是托词,一番自我安慰罢了。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忆及年幼时的奋发豪情,像是还在昨天,不期然已是逐波远流。当年华沉静下来,专注于垒码文字时,方开始知晓人生里的点滴要意。说心里话,我的确是个爱写的人,只那样沙沙氤氲的纸笔时光便能循遁灵魂的出口,淳厚质朴。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小人书,从事教师职业的母亲就总送我这种鼓励性的礼物,现在想来,也许那就是写作的启蒙吧!爱写就这样顺水成了习惯,很长的时间概念里,一个拿着笔在纸间摩挲的少年塑成了成长的模式。从小学到高中,每次习作,都会有让语文老师心仪的“作品”出来,看着恩师拿着自己的“成果”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朗读,心里就美滋滋地开出花来,那样灼烈地溢满希望。当然,也不排除幼小的虚荣心作祟,毕竟,那是一个孩子的荣耀,足以让他泛起骄傲的荣耀。学生往往就是这样的,纯洁直爽的好恶心理主宰着他对学业的钟爱程度。而我那时对作文的青睐,大抵是因了自己对语文老师的敬仰和爱戴,老师愈是喜欢,我愈是喜欢他教授的课业。说起来,这真是过于孩子气的行径,却真实地陪伴着每个人的学生时代,最是至真至纯的人生经历。

后来长大参军,分配在中越边境的山坳,环境似乎变得不再适宜挥笔磨纸,却依然没有熄灭我对写作的热情。写作,诚然是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习性了。那时,由于身体壮,便毫无悬念地当了饲养员,指导员说猪圈离厨房远,身体好才能提着沉重的猪食走那么远的距离,而我,刚好符合那个“身体好”,接下这任务,就兢兢业业起来。可惜,由于缺乏饲养经验,两个月下来几头肥猪都成了狼狗,快能表演杂技跳火圈了。最后剩下的三头也奄奄一息,我就约了几个战友把病猪抬到营区晾衣场附近的香蕉林埋了。不想,深夜突然传来了几声惊恐的尖叫声,大家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从四川老家来队探亲的司务长媳妇,晚上去晾衣服,正好路过埋猪的地点,听见地底下传来的哼哼声,吓得魂飞魄散。为了这事,挨了指导员的批。至此,猪也没了。到了年终,为了应付支队的考核,指导员只好用十斤自酿苞谷酒的代价,借了附近瑶寨的六头大肥猪来充数。不想第二天一早去喂猪,我一看傻眼了,好家伙,居然只剩下五头了,再一看猪圈,原来是墙角被挖了个大洞,我一时疏忽便遭了贼。心里憋闷着找指导员解释,听说要赔老乡一头猪,心痛得他气急败坏地把我训了个灰头土脸:你个臭小子!喂不了猪你喂人吧你!就这句话,我改喂人了,转战厨房,倒也惬意。只是好景不长,因为检举炊事班长一边生火一边在锅里洗澡的事,被后勤班清理出了门户。“二战”失利,不禁有些灰心失意,仗着有几分文字功底便厚着脸皮主动请缨参加秘书组打杂,结果命运的眷顾却让我大吃一惊。一次县庆结束后,乡长助理成了我命里的伯乐,向指导员推荐我从事文字工作,我就这样开始了文书生涯。过了几年,老战友聚会,大家都笑我当年为了改行,竟然不择手段,只是可怜了那几头猪。我却轻啜清茶,梳理往事,从容淡定。我与文字,是命定的缘,已然是血肉交融的了。

从事文字工作后,对文学创作竟是愈加钟爱起来,虽也会因文字的烦琐而心情怠惰,却是一直都为此努力并欢喜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字都是现实人生体验的宣泄出口,文字的流淌即是心迹的诠释和抒怀。我很荣幸地在公安边防部队工作生活了十几年,被这支英雄部队里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所浸染,激发了内心深处蓬勃的创作欲望和热情。爱情是创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军旅题材的作品中并不乏展示军魂的佳作,而关于新时期军人的情感剖析文字就略显乏陈,这却又是军旅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此次的创作正是基于这一相对贫弱环节,从本人的亲身经历出发,选择一个切口来参悟军旅感情生活的泰山一隅。参加维和是对我生命的一次洗礼,当它抛却荣誉的外衣,更像是一场战火中领悟人生真谛的自我心灵对话,顿笔合书,已然忘却地铺上挥毫的酸苦,一笑间,文字之外万重天。

作者后记

一架银白色的飞机轰鸣着正掠过车窗。原本是不打算在任务区出作品的,自己经常老气横秋地自诩已经不再属于激情的年龄。是啊,过得可真快,不到18岁参的军,到现在一晃已经过去15年了。

在维和这段历程中,我们从去年的4月底接到上级的命令开始,从选拔初选队员到今年的8月回国,125名队员就是125个故事。而且2008年又是国内不寻常的一年,年初的雪灾、接着是重大火车撞车事故、地震、水灾,还有藏独事件和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等,我们的维和防暴队员身在异乡,心系祖国,先后为国内雪灾和地震灾区捐款11万余元。队员们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尽管许多队员家里也受了灾,但他们总是默默地自己承受着,总队曾多次打电话询问调查队员家里的受灾情况和困难,得到的答复总是四个字“一切都好”。队员中有推迟婚期和要孩子的,有的孩子不满几个月,有的妻子刚怀孕,让人揪心的是有三名队员的父亲在维和期间去世,一名队员唯一的兄弟去世,亲人生病等困难更是举不胜举。这大概就是我想把队员们身后的故事用这样的方式讲述的缘故吧!

写完这近20万字,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持之以恒,每天我要求自己最少写1500字以上。但文学创作不是日记,每天一段就结束。写长篇的东西,思路得流畅和连贯,有时实在困倦的时候还是有想打退堂鼓的念头,但另一个声音又在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就这样从一万字到二十万字到第一稿的结束,感觉越来越对,愈写愈顺畅。值得一提的是写到近十万字的时候,由于海地食品危机导致大规模的骚乱,我们奉命到离太子港两百公里的莱卡进行平暴处突。因为一路上都有路障,我就一直站在装甲车塔台上拿着摄像机拍摄,突然从两侧的山头传来枪声。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乌拉圭维和部队装甲车的车载机枪就“突突突”地响了起来,我们和尼日利亚防暴队的队员赶紧还击,可以说这是在一点预见都没有的情况下,经历了这次激烈的交火事件。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经历战火的洗礼,在此后的十天里,与武装匪徒的交火经常发生,虽然危险而又艰苦,但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一笔财富。

4月4日和我们一同到莱卡执勤的尼日利亚警官爱米诺,在与我们并肩战斗回太子港一周后,12日外出遭到武装匪徒袭击,身中数枪牺牲。我们在莱卡听说后非常震惊,爱米诺是我在维和部队朋友中比较要好的一个,他是队长的驾驶员,每次参加外事活动我们都经常在一起。还记得爱米诺6日离开莱卡那天中午,因为太炎热,我俩一起在卡车下遮阳。他说等回去,把我给他照的相片拷给他。我说,尼日利亚的臂章我还没有收集到,到时候记得来我们营地给我。爱米诺怕我听英语吃力,还写了张纸条给我,不成想,他这一去竟成了永别。4月18日,参加联合国驻海地特派团为他举行的葬礼时,我看着联合国旗帜下覆盖着的爱米诺的棺椁,不由感慨人生的无常,人生其实就是一场真实的梦!我们都更需要珍惜梦里旋舞的每一个灿烂瞬间,哪怕终结的,是暗黑的死亡,亦是值得。

有人说和平年代的军人能有这样的经历是难能可贵的,的确,我们是幸运的,经历了这场实战的洗礼,更懂得珍惜和平的不易,也更能成熟地思考人生价值的深邃意义。十天的征战,回来的思路已经进入不了书中的感情世界了,毕竟现实和作品还有着一定的距离。调整了一周,我又开始整理失去的记忆,开始了第二次延续的创作。有趣的是在6月2日,我们又去了莱卡执勤两周,相比之下,局势已经好转,我带着电脑在空暇时间继续写作。有时,在联海团莱卡营地的小餐厅内,虽然各国的维和警察在里面就餐时看着足球大声讲着万国语,但心静自然无扰,我依然能进入悠然的写作境界。海地人下班早,餐厅关门后,我就蹲在地铺上开始写作直到第一稿基本结束。有时我经常想,在海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还写了这么些东西;在国内舒适的环境下,却总想不起来去动笔,也许真的该感谢生活,没有生活的磨砺,安逸的生活是不会激起创作热情的。这是值得自己总结和反思的地方。

大家一听维和这两个字,一种神圣就在心底油然升起,毕竟,出国维和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在廊坊维和培训中心集训的时候,只要我们外训,总是有许多人围上来要和我们合影,但纪律是不允许的。看起来我们似乎总是被掌声和鲜花簇拥着,殊不知,只有真正经历过维和的人才明白个中的杂陈百味。前天偶尔浏览到一位空警的博客,他说在首都机场看着我们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整装乘包机奔赴海地的情景,他的感受用了三个字“太帅了”!在维和快结束的时候我给他留言:“帅”的背后是任务区危机四伏、不可预知的境遇,是难以言状的艰辛和寂寞。这个历程不仅仅有鲜花和掌声,也伴随着荆棘和阴霾。

有朋友经常问我,回国最想干什么,我说实话,那就是不用穿防弹衣和戴防弹头盔出门,现在在任务区憧憬着那种感觉,两个字:真好!

总算是在任务区把这部作品基本完成了,这也是对多年关心我培育我的师长们的些许回报!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粗浅的文字让读者体味到维和警察防暴队员的真实生活,又能看到新时期边防警察感情世界的深邃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