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读者来说,最熟悉的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就是《古拉格群岛》了,而该作品的译者田大畏却认为,《古拉格群岛》的文学价值并不那么高。此外,本报记者还采访了刘文飞、蓝英年、赵桂莲等俄罗斯文学的权威翻译家、评论家,在他们眼中,索尔仁尼琴延续了俄罗斯的文学传统,“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一头一尾两个人物,一个是托尔斯泰,一个就是索尔仁尼琴。”
●田大畏(《古拉格群岛》译者):前苏联第一个批评现实的作家
索尔仁尼琴的语言极难翻译,他总是采用正话反说、讽刺、挖苦甚至是骂人的话,译者如果一不小心就会翻译成相反的意思。此外,因为创作时,索尔仁尼琴身处监狱,只能拿小纸片一点点地写,他写作时并没有考虑出版,因此他用了大量不规范的俄语语言,如旧俄语言、民间俗语、俚语等,这些非文学语言在词典上都查不到。
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古拉格群岛》的文学价值并不很高,相比之下,我觉得他的《第一圈》文学性更高些,有情节、结构、主人公等元素。但索尔仁尼琴受到世界瞩目还是因为他是前苏联第一个批评现实的作家。
●赵桂莲(北大外国语学院博导):他的思想成就高于文学
我个人觉得索尔仁尼琴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高于文学成就。他得诺贝尔文学奖,更主要是思想方面的成就。
不过,索尔仁尼琴在回归俄罗斯以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此前谈及二战题材的内容,他在流放前是反对军队的,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类似的题材中,他却转变成了歌颂俄罗斯人的爱国派人物,肯定了苏联军人的勇敢和爱国情结。在他后期提出的“新斯拉夫主义”中,他延续了19世纪斯拉夫主义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人的传统。
我认可他大思想家的地位,但对他的文学作品不感冒,像他的《古拉格群岛》没多少读者能够耐心读完,因为语言太晦涩难懂了。
●林贤治(学者):鲁迅的道路就是他的道路
索尔仁尼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家,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符号。第一,在写作主题和写作风格上,可以看到索尔仁尼琴创作风貌和个人印迹的,还找不到这样的中国作家。第二,直接切入社会体系的中国作家极少。也就是说,在文学精神上能够和索尔仁尼琴相系的作家可谓寥若晨星。因此,我对索尔仁尼琴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非常怀疑。
索尔仁尼琴的出现,与俄罗斯的文学传统有密切关系。从沙皇时代开始,俄罗斯的政治压迫一直很严厉。但是,它为什么能出现一代又一代的伟大作家?就是因为俄罗斯知识分子有自己的人格传统和文学传统。另一方面,我认为,鲁迅的道路就是索尔仁尼琴的道路,它是一个伟大的异议者的道路。
●刘文飞(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作家
索尔仁尼琴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是超出中国人想像的,他影响了俄罗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一个“先知”型的人物。这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人对命运多难的人多抱有同情心,另外他们每个阶段都会寻找一个先知一样的人引领精神生活。
这样能影响到每个国民的人物在中国是很少有的,因为两国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他上世纪90年代回归后写的几篇政论提出的“新斯拉夫主义”奠定了他的思想地位,这一想法回归到俄罗斯文化宗教传统中的神圣使命中来,他认为俄罗斯是有神圣力量的民族,要为其他国家而受难,这一想法更加加固了他“先知”般的地位。
索尔仁尼琴反对西方的自由主义和实利主义,他在一次哈佛大学的讲座上攻击美国之后,西方也没人请他做讲座了。他支持的是社会起码的公正、公平。
作为文学阅读者,我认可西方对文学的普遍观点,即文学是高雅的智力游戏,也因此西方大学的文学系更多会教纳博科夫或博罗斯尼的作品,而不会采纳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但作为一名学者,我认为索尔仁尼琴当之无愧是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作家。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一头一尾两个人物,一个是托尔斯泰,一个就是索尔仁尼琴。
●蓝英年(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教授、中国译协会员):他开创了劳改营文学题材
索尔仁尼琴的著作有二十几部,国内翻译出版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他曾是苏联红军军官,而且立了战功。正当旅长准备给他发第三枚奖章的时候,克格勃来了,把他的肩章撕掉,并关入劳改营。
他在劳改营里蹲了8年,因此他对劳改营的生活非常熟悉。苏共二十大后,他写出了《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描写了犯人伊万·杰尼索维奇在劳改营里度过的一天,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对生命的尊重及其对不公正的抗争。随后,他把作品交给了《新世界》杂志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特瓦尔多夫斯基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好,但是不敢发表,就通过朋友递到苏共政治局。一番讨论之后,赫鲁晓夫亲自批准发表。于是,这篇小说1962年在《新世界》发表后震撼了整个苏联。此后,这一题材的作品就陆续见诸杂志和出版物。可以说该书开创了劳改营题材的先河。
而他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古拉格群岛》,实际上是一份调查报告。里面没有什么情节。当时,苏联的劳改营遍布全国,很多著名的建筑如莫斯科地铁、苏联北方第一大港纳霍德卡等等都是劳改犯修建的。连莫斯科地铁的工程设计师都是劳改犯。当时的苏联人民早已感到劳改营的可怕,但是,没有谁把它写出来。所以,后来他在国内待不下去,到美国隐居了。如果要做一个索尔仁尼琴这样的作家,就意味着要吃苦头,并可能面对一生的灾难。索尔仁尼琴的出现,与俄罗斯的文学传统有很大关系,即使是在大清洗最严酷、最恐怖的年代,也有人把自己的遭遇记录下来,托朋友保存。
附:索尔仁尼琴代表作
《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国内版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姜明河译
作品描写了普通犯人伊万·杰尼索维奇在劳改营里度过的一天,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对生命的尊重及其对不公正的抗争,张扬了人性尊严,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小说表达了作家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与道德探索。
《古拉格群岛》
国内版本: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田大畏等译
这部长达140万字的巨著,堪称前苏联法制历史最精练的描摹。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前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前苏联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
《癌症楼》
国内版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姜明河译
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作者本人。索尔仁尼琴从流放地到塔什干治病的坎坷经历和所见所闻,构成了《癌症楼》这部小说的基本素材。作者正是通过典型人物性格的扭曲,揭露和抨击了肃反扩大化以及此前此后一次次清洗对人心灵的损害。